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

搜索

河南安阳扈家大院的那些事儿

[复制链接]
扈氏网官方号 发表于 2018-7-14 22:56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扈氏网官方号
2018-7-14 22:56:37 5384 0 看全部

高红国
    在龙安区彰武街道办事处西高平村,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两旁,各有一处青砖灰瓦的深宅大院,通称“扈家大院”。两处大院隔街相对,楼舍高耸,巍峨气派,彰显着昔日主人富足的家境和显赫的身份。路东的一处门牌为78号,主人名叫扈敬宪(又名扈安民),曾任民国年间宁夏省中卫县县长、天津市税务局局长,这处大院村民俗称“县长院”。扈县长靠巧征“烟花税”而大发横财,几年时间就腰缠万贯,人称“扈十万”。扈县长富贵还乡后,于民国22年建起这座前后三进的豪宅。路西的一处门牌为81号,是民国年间国民党宁夏省政府委员、省财政厅厅长扈天魁旧居,堂号“警愚堂”,人称“厅长院”。以前的厅长院大门石匾上刻有“仁智勇”三个楷书大字,为吴佩孚手笔。第一进和第二进院落门头上还曾高悬金字大匾两块。一块刻“财政厅长第”五字,是民国21年新宅落成时,第29军军长宋哲元题赠;一块刻“竹孝松贞”四字,是蒋介石于民国15年为扈天魁祖母70岁大寿时题赠。因位居财政厅厅长之职的扈天魁位高势重,人生经历波澜起伏,所以关于他的故事也就流传最多。

(一)家世
    西高平村位于安阳城正西30里的洹河东岸,古时候安(阳)林(县)官路从村中穿过,官府在此设有驿站“急脚马递铺”,曾称“高平铺”。村南可望密松岭,村西紧邻洹河,村民世代以耕作、烧窑炼石灰为生计。开凿于唐朝咸亨三年的万金渠,在历史上素以“灌田有万金之利”而闻名,万金渠首闸就设在村边。大约到了清朝中期,因人口增多而逐渐分为东高平、西高平二村。
    据《扈氏谱乘》记载,西高平村扈氏家族是于明朝初期,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奉召迁来,落脚定居于南彰武村。明朝正德年间,始祖扈进善、扈进礼兄弟二人从南彰武村迁到西高平村繁衍生息,自六世祖“光”字辈开始,以“光邦方从文,敬天先有庆”排辈。县长扈敬宪属11世“敬”字辈,厅长扈天魁属12世“天”字辈,二人为叔侄关系。
    扈天魁祖父名叫扈文渊,父亲名叫扈敬铭。父亲扈敬铭,字敬斋,很小的时候就失去双亲,靠扈天魁祖母张氏以针线纺织维持生活。张氏是位知书达理之人,重视文化教育,在扈敬铭六七岁时就把他送进私塾去读书。扈敬铭聪敏好学,勤奋上进,20岁补博士弟子员。西蒋村马氏庄园的马翰林(马吉樟)有次看到了扈敬铭写的诗文,对其文采赞不绝口。见他家确实困难,就聘他到马家私塾去教书,以贴补家用。扈敬铭每隔10天就要买些母亲爱吃的食物,徒步几十里带回家,寒来暑往从不间断。扈敬铭善于演讲,出口成章,极富神采。他一生诲人不倦,学生中成名成事者大有人在。曾任众议院议员、河南省实业厅厅长的刘峰一就是他的高足之一。
    扈天魁经过父亲的严格教导,发奋读书,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陆军军需学校。北京陆军军需学校由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建,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军需人才,有不少人后来都成为国共两党的干将之才。扈天魁毕业后,受国民政府的统一分配,到大西北军队中从事军需工作,先后历任冯玉祥部被服厂厂长、军需处长、察哈尔财政厅长等职,同很多叱咤风云的民国军界精英都是同窗、好友。
    扈天魁共兄弟四人,天魁为长,二弟天仁,三弟天宝,四弟天培。扈天魁在北京读书时母亲病逝,后来父亲续弦,继母生下3个弟弟。扈天魁与天仁、天宝、天培虽是同父异母,但兄弟们感情甚为笃深。三个弟弟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,都成家立业,干出了一番事业,这其中尤得益于长兄扈天魁的帮助。

(二)任职
  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实行甘(肃)宁(夏)分治,于1929年元月1日成立宁夏省,门致中任省政府主席,扈天魁为省政府委员。1932年春,马鸿逵出任宁夏省政府主席,任命扈天魁为省政府委员、财政厅厅长。扈天魁是军需科班出身,对军需民用的调剂筹补、财税制度的建立运作,都有独到见解,精明能干,处事果决,很受拥戴。上任后,扈天魁对宁夏财政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与改革,使多年来宁夏财政混乱、民生凋敝的状况有所好转,原本被各路军阀、草头王们控制的地方税收也逐渐收拢于政府之下。
    当时宁夏、甘肃一带的军政大权多年一直被马家父子所操控,马福祥、马鸿逵、马鸿宾父子连任省政府主席,人称“马家军”。扈天魁深受马氏父子的器重,被委以重任,参与过许多重大决策,在大西北很有威望。直到今天,水冶、曲沟一带的老人们对扈天魁的许多轶事、传闻都还在闲聊时时常提起,对他的人品评价也挺高。
    扈天魁力主抗战,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深表赞同,曾暗中资助过中共地下党的活动。1930年10月初,共产党员邬逸民和安阳党组织早期负责人刘梅村、何高民等人在上级安排下,由北平来到宁夏省城银川搞地下工作。何高民的父亲何佩亭是安阳城开明士绅,曾任安阳商会第一任会长,何、扈两家有姻亲。何高民通过扈天魁的亲戚关系,被安排在省财政厅做职员,安排邬逸民在宁夏中学任教,刘梅村在宁夏师范附小任教。有了合法职业作掩护,再加上扈天魁这棵参天大树的庇护,这里的工作开展很顺利,党组织发展很快。不久,杜润滋、邬逸民、刘梅村、赵子元、马汉文等5名中共党员,秘密建立了当地的第一个党小组。
    扈天魁在宁夏任职期间,还参与了银川印刷局的筹建工作,并及时制止了一起印刷假钞案。印刷局建立后,国民党中央党部三民印刷厂又抽调8名技术工人来到银川,帮助他们提高印刷质量。印刷局不但承印包装纸、书报,而且还能印钞票。印刷工人苗某等三人在印刷局的技术水平堪称一绝,印刷钞票的核心技术均由他们三人掌握。他们看到印钱这么便捷,想想自己一个月辛辛苦苦才挣几个糊口钱,就偷偷摸摸印了几叠假钞。他们拿着假钞,到街上下了几次馆子,到戏园看了两场大戏,又添置了几件像样的新衣服,没花完的钱都藏到了土炕的席子底。一天,这几个人又拿着几张假钱到街上一家商店去买烟,竟被店老板当场识破。店老板知道他们是印刷局的工人,便举报给省财政厅。财政厅长扈天魁知道这件事后,怒火万丈,立即带着卫兵到印刷局进行搜查。当场在他们几个人的土炕席子底下搜出假钱,人赃俱获,苗某等三人被判了死刑。
    扈天魁社交面广,人缘好,同宁夏政界、军界的知名人士都有往来。1943年,新疆军需处长、国民党少将汪益堃乘坐的飞机在甘肃上空失事,噩耗传来,全国震惊。汪益堃是扈天魁军需学校同学、中共地下党员,我党隐蔽战线上的高层情报精英。在汪益堃葬礼上,大家提议刻碑纪念,于右任、李宗仁、蒋鼎文、陈九如、孙作仁等数十位国民党高官及高级将领都纷纷撰文题词,蒋介石发来《荣哀奖状》。扈天魁含泪书下“千古遗恨”四字,同众人的题词一起镌刻于碑石之上。如今,那块《汪益堃纪念碑》还保存在宁夏博物馆里。
    扈天魁在任宁夏省财政厅长之前,曾担任过察哈尔财政厅厅长。在察哈尔任职期间,他牵挂家乡的亲人,尤其是年迈的祖母,就派人返家把祖母接到了他的住所奉养。那时扈天魁的祖母张氏已70岁,仍能动手为儿孙洗衣做饭,丝毫不失农家勤俭本分。民国15年,在祖母70岁大寿时,扈天魁在宁夏大摆寿宴三日,各界人士都应邀到场,蒋介石也题赠匾文“竹孝松贞”以示褒扬庆祝。


    扈天魁虽然身居高官,但是没一点架子,说话慢言细语,这是他留给家乡百姓的印象。当年扈厅长荣归故里时的情景,现在西高平村的一些老人都还记忆犹新。扈厅长回来时坐的是马拉轿车,后面还有十几个保驾的随行人员。到离村口还有一里多地的时候,厅长就下了车,整了整衣帽,徒步走着回家。走在村里,他热情地同族人、街坊们打招呼,拿出洋糖给小孩,给长辈递烟卷,显得和蔼可亲。扈厅长细高个,身穿中山装,头戴黑礼帽,手驻文明棍。戴一副黑框圆眼镜,金灿灿的怀表链吊在胸前,很有名绅雅士风范。

(三)建宅
    民国21年夏历三月十八,西高平村扈厅长家张灯结彩、锣鼓喧天,上写“警愚堂”三字的大红灯笼高挂于门厅之上,显得格外喜庆。这一天是厅长家新宅落成的大喜日子,门外两班大戏搭台对唱,各村社火班也前来表演助兴,好不热闹。大门口前来暖房的亲朋好友、达官显贵们出出进进,人头攒动。院里流水宴席一字排开,宾客到礼帐桌前报到后,即可入席吃饭。
    扈厅长家的新宅坐落于万金渠东坡之上,是由堪舆大师亲选的风水宝地。这里地势高亮,四周开阔,登楼可眺密松岭,洹河、万金渠环宅而过,可谓襟山带河、气聚风藏。工程图纸是扈天魁从宁夏找来顶级建筑师绘制设计的,建筑格局为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,门窗雕饰融西洋与伊斯兰建筑风格于一体。宅子坐西朝东,先后三进院落,最后还有一处后花园。在当时的安阳地区,如此规模宏敞、雕饰精美、中西合璧的豪宅难得一见。
    扈厅长家的新宅取名“警愚堂”,乃为“长存警戒之心,常怀愚厚之情”之意,蕴含着他驾驭官场、为人处世之道。新宅大门门楣石匾上刻“仁智勇”三字,这是扈厅长好友吴佩孚所书。一进院和二进院门头上高悬金字大匾两块,一块刻“财政厅长第”五字,是第29军军长宋哲元题赠;一块刻“竹孝松贞”四字,是蒋介石于民国15年为扈天魁祖母70岁大寿时题赠。三块大匾在清风旭日下熠熠生辉,着实为新宅增色不少,全村人都引以为荣。
    穿过垂花门,就步入二院、三院。两院用花墙隔开,两厢有硬山顶和卷棚顶配房17间。配房前坡为青瓦顶,后坡第一搭椽部位为平顶,主要是适应安全防范需要。南配房门头砖砌灯笼穗腿碟形拱券,方格窗上砖砌灯笼穗腿马牙拱券。北配房正门上砖砌灯笼穗腿双边夹马牙状拱券,两窗上砖雕灯笼穗腿火焰形窗顶,马牙状磨砖镶嵌其中,这些都是典型的西北伊斯兰建筑风格。三院正房为楼房10间,两层平顶,正门两侧扶墙为外八字砖柱,砖砌须弥座,门头上砖砌灯笼穗腿拖脚式半圆拱券。一层檐下镶长方形匾额三块,正中一块刻“方和立信”四字,两侧各刻“俭以养廉”“勤能补拙”,都出自名家之手。屋内房梁上书有“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夏历三月十八日,扈警愚堂建立”。二层方格窗上砖砌灯笼穗腿弧形拱券,上雕几何形图案。屋顶西南角高耸一间看家护院的碉楼。
    除西高平村的这处豪宅外,扈天魁在宁夏、京津等地还有房产。老家的这座大院原本是他打算告老还乡后用来安享晚年的,但世事动荡,兵荒马乱,扈天魁并没住多长时间。1949年9月,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宾在共产党的强大攻势下,率部通电起义,宁夏和平解放。马鸿宾解放后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宁夏省政府副主席、甘肃省副省长,扈天魁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。在扈天魁病逝后,其长孙扈有守遵照祖父遗愿,将其骨灰一部分撒于西高平故土之上,一部分葬于北京八宝山。
    扈氏家族俊彦辈出,人才济济,除厅长扈天魁、县长扈敬宪外,还有不少名人流芳后世。扈先德,北京陆军军需学校毕业,抗战时期任国民党部队军需处长,晋上校军衔,逝世于美国,其子女均为硕士、博士。扈先梅,南彰武村人,与西高平村扈氏家族同宗,东北讲武堂步科六期毕业,历任东北军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。1938年春,扈先梅率东北军第51军114师642团于台儿庄大战中壮烈牺牲,其灵位入祈圆山忠烈祠供奉。扈天元,安阳名绅,其子孙俱在海外发展,成为栋梁之才的大有人在。西高平村有句民谚:“扈厅长家子孙遍全国,扈天元家子孙遍世界。”这两家不但是扈氏家族的骄傲,而且也成了全村村民的荣耀。

(四)嫁女
    扈天魁有四子四女。长子先哲,次子先行,三子先进,四子兰生(在兰州出生);大女巧英,二女宝英,三女群英,四女惠英。对于扈天魁二千金宝英当年出嫁时的情景,至今还为西高平一些高龄老人所津津乐道。
扈宝英于民国25年婚配北固现村王幼侨家公子为妻。王幼侨,曾历任河南省议员、省长公署科长、教育厅厅长等职,当时德高望重、声誉隆盛,是民国时期安阳政界名流。一位是财政厅厅长,一位是教育厅厅长,两厅长结亲,可谓门当户对,轰动乡里。
    扈、王两家的婚事是依媒妁之言介绍说和的,按照“六礼”——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迎亲的程序进行。定亲后,男方王厅长家给女方扈厅长家下的聘礼是100架食盒。所谓食盒,就是送喜饼的木盒子。每架五层,两端有两根弦轴,上面有一根横梁,每层盒子都装满喜饼,五层叠起来成为一架。出发时两人抬一架,100架的队伍摆起来好似一条长龙,足足有一里多地。由于喜饼很多,扈天魁家除馈赠亲朋好友外,全村300多户人家每家都吃到了喜饼。
    扈天魁家为女儿准备的嫁妆琳琅满目,从金银首饰、衣服被褥,到床柜桌椅,各色各样,无不齐备。迎亲的前一天,由女方扈家持礼单到男方王家送嫁妆,也是两人抬一件,动用了村上二三百号人。在早上出发之前,一样一样地摆放到大街上,摆满了整道街。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赶来凑热闹,挤得街上水泄不通。
    结婚那天,吹鼓手在前鼓乐齐鸣,身着盛装的依仗队浩荡跟行,一红一绿两顶八抬大轿被众人簇拥着。按习俗,新郎坐绿呢大轿,新娘坐红呢大轿。来迎新娘时不能空轿,要选一个家庭兴旺,又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坐轿里压轿。新娘上轿后,压轿的男孩改坐马车。真可谓场面壮观,盛况空前。

(五)发迹
    坐落于路东的78号院,人称“县长院”,是曾任宁夏省中卫县县长、天津市税务局局长的扈敬宪旧居。这座豪宅也是前后三进,兴建于民国22年。扈敬宪父亲名叫扈文堂,膝下四子,分别是敬箴、敬慎、敬义、敬宪,扈敬宪排行老四。扈敬宪有一独子,名叫扈天时。
    宁夏地区有种植大烟的传统,政府对烟亩罚款很重,那时叫“开烟亩银子”,也俗称“烟花税”。当时征收烟花税的标准是视烟田生长情况而定,生长好者,一亩罚款100银元,次者80元,再次者60元。每年于烟花盛开时节,县政府即派专人,邀请地方士绅,组成“开烟亩银子小组”,分赴各乡村田间地头,逐块进行登记造册,征收罚款。由于弊窦丛生,以致官民纷纷公开受贿行贿。有种一亩而只登记七八分者,有以好报次者,全视贿赂之多少、人情之大小而定,当场交钱,心照不宣。当时,中卫县的政府官员、士绅多由此而大发横财,县长职位被公认为是个肥差。因为在县长职位上干个一两年便可腰缠万贯,所以县长柴成霖被称为“柴十万”,县长扈敬宪被称为“扈十万”,县老爷是走马灯般地换了一个又一个。
    县长院临街房坐西朝东,面阔7间,两端各3间,平顶两层,中间硬山筒瓦覆顶。广亮大门,两侧砖柱下方为浅浮雕莲花纹迎风石。门头二层上是两米多高的灰黄色砖雕四扇隔扇门,裙板饰物,上部直棂方格,突兀高耸,如同木雕般精美。大门内的小院只有3米来宽,向南开一小门。二门为垂花门,筒瓦覆顶,脊端有兽,抱鼓氏梁头,雀替木雕大方朴素,门头方格木板上书“和为贵”三字。二院南北配房各三间,外带走廊,硬山青瓦覆顶。二院与三院原有一道花墙相隔,今已拆除。三院正房为二层平顶楼房,面阔5间,上下两层共10间,房梁上书有“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夏历三月十二日建立”。一层走廊外带砖筑弧形券,二层明柱外走廊,花瓶式木栏杆,梁托雀替木雕花纹精细。檐部筒瓦覆顶,墙心砖砌“万”字形图案。楼顶南端建有一间敞开式角楼,居高临下,俯视四方,可用来看家护院。
    世事沉浮,时过境迁。当年的豪门大宅在经历了80年风雨沧桑,尤其是十年浩劫的破坏,如今已显得破败不堪。有的房屋岌岌可危,有的已翻盖成现代新房,到处堆放着杂物。大院原来的主人早已过世,其子孙都在外地工作,多年来杳无音信。扈家大院在新中国成立后,被人民政府分给了几户贫农和上山干部家庭,王喜法、胡福顺、扈志方等几户人家现在院中居住。站在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大院中抚今追昔,又怎能不使人触景生情,感慨万千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|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查看:5384 | 回复:0

扈氏网(www.hushicn.com)由中华扈氏文化研究会主办,是助力于扈氏寻根,修谱,联谊,传承的家族公益性综合门户网站。
关于我们
网站简介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本站站务
友情链接
新手指南
内容审核
商家合作
广告合作
商家入驻
新闻合作

手机APP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

联系电话:189-0651-7038 地址:中国香港 ( 浙ICP备14032657-1 ) 邮箱:139505833@qq.com
QQ|Powered by Discuz! X3.5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